早在吠陀经时期,就形成了古印度人特有的饮食倡导,被后人称为“吠陀养生学”。吠陀饮食观的基本理念是:食品的种类、质量和饮食方式方法,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肌体,还影响人的精神状况。到了奥义书时代,饮食习惯更被瑜珈习练者所重视,在《瑜珈真性奥义书》中强调:“善能瑜珈者,必免除有妨瑜珈之食物盐、芥子、酸物、热物、涩物、辛物、兴渠”。同时指出了有益之食物:“初修期间,以乳、酥等物为善;麦食、菽食、谷食,当知皆有益瑜珈”。
一、瑜珈对食物的分类及优劣评判
三种食物
瑜珈把食物分为悦性食物、惰性食物、变性食物三类。
(1)悦性食物:即健康食品,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、坚果、种子、豆制品、粮食、牛奶和奶制品、蜂蜜,以及温和香料和适度绿茶等。
(2)惰性食物:属压抑性食品,包括一切肉类、蛋、洋葱、菇类、菌类、葱蒜等,还包括不新鲜的、腐烂或过熟的食品,如罐头、冷冻、经过加工或含防腐剂的食品、酒精类饮品,以及麻醉型饮料、烟草、毒品等。
(3)变性食物:即刺激性食品以及具有强烈味道如甜、酸、苦、辣、咸的原料、佐料及制品,如酱油、白罗卜、巧克力、咖啡、可可、汽水等。
后来的瑜珈学者进一步对此进行了发挥与阐述。
悦性食物,可以培养高贵的情操,使身体变得健康、纯洁、轻松、精力充沛,使心灵宁静而又愉快,有益身心。这类食物创造一个更精细的、更敏锐的身体和神经系统,获得更高的灵性。
惰性食物,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,让我们丧失能量,伤害身体系统,同时对心灵有害,扰乱身心安宁,使人易怒、易妒,引起怠惰、疾病和心灵迟钝。
变性食物,它们在提供热量的同时也刺激身心。如果多吃了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将受到刺激,常会引起身心浮躁不安,使大脑激动起来,与瑜珈的平静知足状态背道而驰。
在瑜珈行者看来,为了身体的洁净健康与心灵的平静愉悦,要多吃悦性食物,少吃变性食物,完全不吃惰性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