辨喜(1863~1902),现代世界的主要奠基者、印度伟大的民族英雄、全球化时代最早的亚洲思想家、第一个在西方讲授瑜伽和冥想的人,无数大师、伟人和人们眼中的圣人,是印度近代哲学家,社会活动家,印度教改革家。又译斯哇密·维韦卡南达。原名纳兰德拉那特·达泰,法号辨喜。他生于加尔各答,属刹帝利种姓。
辨喜的哲学著作有《业瑜伽》、《王瑜伽》、《信瑜伽》、《智瑜伽》、《吠檀多哲学》、《理性与宗教》等。
辨喜已经被翻译成中文的著作有:《现在开始练习瑜伽》(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年出版)《胜王瑜伽:禅定之道》(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年出版,本书即辨喜著名的《王瑜伽》一书
他的生命旅程就像一颗流星,虽然短暂,却散发出耀眼的光芒。从1893年参加世界宗教会议到1902年在加尔格达去世,他在世界舞台上活动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,但是,他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大放异彩。
辨喜原名那兰特拉纳特•达特(Narendranath Datta),法名斯瓦米•维韦卡南达,辨喜是他的法名的意译,这个名字是他自1893年出国后才使用的。
1863年,辨喜出生于加尔格达,他的父亲是加尔格达高等法院的一位律师,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,母亲则信仰印度教,家中条件还算富有,属于刹帝利(武士)种姓。(注: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。“种姓”这个词儿是从梵语“Varnā”翻译过来的,它的原来的字义是“颜色”或“品质”。照他们的说法,肤色白的雅利安人是品质高贵的种族,深色皮肤的达罗毗荼(Dravida)族和其他土著民族是品质低贱的种族。这种制度原来是用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界限的。后来随着工作和职业的分化的发展,本来用以划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种姓差别,也在雅利安人自己中间起了反映,于是有四姓四个种姓的划分。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(Brāhmana),是掌握祭祀文教的僧侣阶级,到后来婆罗门也可以当国王;其次是刹帝利(Ksatriya),是掌握军政的国王和武士阶级;其次是吠舍(Vaisya),是商人、手工业者,也有从事农耕的农民阶级;最下的种姓是首陀罗(Sūdra),是农人、牧人、仆役和奴隶。前三者是雅利安人,后者是非雅利安人。各种姓有它的世袭的职业,不许被婚姻混乱,尤其严禁首陀罗和别的种姓混乱。小时候的辨喜十分的顽皮,对骑马、摔跤和游泳十分感兴趣。从小时候开始,辨喜就表现出他后来的一些特性:积极主动、追求卓越、热爱独立思考、永不满足等等。在和他同龄的孩子中间,他仿佛是一位天生的领袖。
然而,进入青年时代的辨喜立刻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,一方面,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比较深。1883年,他毕业于印度加尔各答省立学院,第二年又转入市立学院攻读法律。大学期间醉心于西方哲学和逻辑学,曾把斯宾塞的《论教育》和《基督的模仿》译成孟加拉文,接受了无神论思想。学院的院长这样评价他道:“特拉纳特是一位天才,我走过这么多地方,从没遇见这么有才华的青年,哪怕是在德国的大学里,他日后必定能成为一位巨人。”
然而,另一方面,他却又对印度的传统和伦理十分注重,非常敬仰印度的圣人。从很小的时候起,他就有了一些神秘经验预兆,这成为他后来生活的一部分。最初,他参加了当时颇有影响的梵社的宗教和社会改革活动,但因该社“只能自助而不能助人”而退出。他对灵性的渴望一直没有得到满足。
于是,他决心去拜访加尔格达那些有名的灵性导师,他问这些导师:“你们见过神吗?”他当然不会满足于那些回避或者虔诚的声明,他需要的是一个明确的答案,但是,这个答案没有人能告诉他。直到他遇见了那个人,那个改变他一生,也改变无数人一生的人,他的上师——室利•罗摩克里希那。